泉州市区:不少人在车内存水 有人喝了拉肚子
原标题:泉州市区:不少人在车内存水 有人喝了拉肚子
夏季很多人将矿泉水放在车上
酷暑来袭,泉州出个门都要被太阳烤焦。市区水有不少网友称,不少在自己家车子的人车人喝引擎盖上都可以煎鸡蛋了,而在车内,内存最高气温也能达到70℃,拉肚感觉随时都要“烧”起来。泉州这不,市区水就有人因为在车里放了矿泉水,不少因为车内温度太高而“引火烧车”了。人车人喝
矿泉水致车内起火 疑因光线透过瓶身聚焦
据央视报道称,内存近日,拉肚台湾台中的泉州一辆小客车,因车主将两瓶矿泉水随手放在仪表盘上的市区水防滑垫上,而导致车内物品起火。不少受损车辆的驾驶座前方被烧成一圈黑,挡风玻璃碎成蜘蛛网状,车子内部更惊悚,胶条都已经溶解,所幸没有人员伤亡。
泉州七中教研室副主任、化学老师倪晓东判断,当太阳升起来之后,光线从车窗进入车内透过矿泉水瓶的边缘将焦点聚集到防滑垫上。一般来说,正中午熄火的车内密闭空间温度会达到70℃,经过折射聚焦后,温度最高可升到120℃,加上防滑垫的燃点低,以及发票助燃,于是便起火燃烧。“矿泉水瓶本身并不会燃烧,但光源会通过瓶子发生折射,将所有的热量集中在这一点,将车内的防滑垫点燃。”
很多人在车内存水 有人喝了拉肚子
昨日,记者走访市区的数个露天停车场,发现大部分的车里都是放着抱枕、面巾纸等物品,还有不少车里放有矿泉水和香水。车主马先生就称自己经常将瓶装水放在中控台储物格,这样想喝水时方便拿。车主黄女士表示,放在后备厢的瓶装水内会有蒸汽,夏天喝起来还是温热的。
有市民表示,喝了放在车里的一瓶水,竟然让他吃了苦头。“前两天我买了瓶水,喝了有点拉肚子。感觉那个水有点味道,有点异味。我担心水的质量有问题,就向消协投诉。”唐先生说,后经调查发现,并不是矿泉水本身有问题,而是矿泉水开封后在车内放了好几天,阳光暴晒下,矿泉水的水质发生了变化。
倪晓东介绍,目前市面上90%的塑料瓶装饮料均采用PET(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)作为瓶体材料,当温度小于100℃时,PET是十分安全的。
除了PET外,日常中经常用到的塑料像PE(聚乙烯)也是不会添加增塑剂的。不过由于聚乙烯不耐高温,应尽量避免高于100℃水温下使用。“有少数大的矿泉水瓶,会选择重量较轻的高密度聚乙烯。”倪晓东分析道,在制造瓶子的过程中,有时加入了双酚A等化学原料作为透明剂,当瓶子放置在温度很高的车里时,高温会让瓶子发生变化,导致更多的有害物质渗透进入水中,成为健康隐患。
相关链接
夏季车内禁放的七大物品
1.碳酸饮料 碳酸饮料中含有高浓度的二氧化碳,长时间处在高温环境下容易膨胀引起包装爆裂。
2.打火机 高温下,打火机中的液态丁烷会膨胀,内部压力迅速增大,行车中如顛簸或碰撞,极易发生爆炸。
3.老花镜和放大镜 有聚光作用,如果放在车内,阳光长时间照在上面,自燃现象极有可能发生。
4.罐装喷雾 罐内的压力非常大,同时灌装喷雾内的物品本身也都是易燃品,被暴晒后威力也更大。
5.香水 水晶或玻璃材质的香水瓶,在太阳暴晒的情况下,它可以形成类似放大镜的聚焦效果,若聚焦在易燃物品上将非常危险。
6.光盘 光盘的主要原料是聚碳酸酯,该物质含有大量有毒的双酚A。温度高达60℃以上时,这种物质将容易扩散到空气中,造成车內空气污染。若过量摄入,将导致慢性中毒。
7.电池、充电宝 车内温度高时,电池长时间放置在高温环境里,会发生鼓包甚至有爆炸的危险。(记者 苏玮杰 文/图)
原标题:矿泉水放车内 高温下竟“引火烧车” 疑因光源通过瓶子发生折射聚焦,引燃车内防滑垫。专家提醒,车内禁放香水、电池、打火机等物品
责任编辑:纪玮维
(责任编辑:知识)
-
运管部门检查滴滴泉州分公司,发现该平台泉州运营车辆仍未取得运输证,部门称“屡教不改”要加重处罚海峡网6月20日讯泉州网记者 陈小芬 通讯员 林泳坤)昨天上午,泉州市道管处到滴滴 ...[详细]
-
记者从泉州市市场监管局获悉,近期,该部门对食品经营单位从业人员持有的有效期届满的健康证,实行特事特办,允许延长有效期,力促食品经营单位复工复产。据悉,因封管控措施,一部分食品从业人员所持有的健康证明有 ...[详细]
-
昨日是“五一”假期的最后一天,记者从高速公路、火车站、机场等处了解到,各个交通枢纽车流量和客流量总体平稳,未出现往年节假日的返程高峰。据高速交警介绍,假期最后一天,沈海高速泉州 ...[详细]
-
连日来,泉州市商务局坚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、两手硬、两不误,打出“组合拳”,千方百计稳外贸、促消费,推动商务领域企业科学、规范、安全、有序复工复产。中欧班列重启 市场链条 ...[详细]
-
来源:综合@ 福建气象、泉州气象网、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注意!注意!注意!今年第13号热带低压于昨天08时生成!据@ 福建气象,今天05 时中心位于台湾彰化境内北纬 24.0度,东经120.4 度), 近 ...[详细]
-
9月4日,北京杜莎夫人蜡像馆发布停业公告称,北京杜莎夫人蜡像馆将从10月1日起永久关闭。据极目新闻报道,9月30日,记者实探闭馆前最后一天营业的杜莎夫人蜡像馆,馆内游客稀少,较为冷清。▲北京杜莎夫人蜡 ...[详细]
-
被老师身份耽误的歌手?广州一高校老师一段高音火爆网络!本人回应
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一名老师在迎新晚会上演唱歌曲《烟火里的尘埃》,凭借着在结尾高潮处一段穿透力极强的高音,瞬间点燃全场,引得全场师生惊呼,相关视频在短视频平台上迅速走红,吸引了大量网友的关注讨论。10月2 ...[详细]
-
今年“五一”假期自4月30日周六)至5月4日周三),其间高速公路实行免费通行。假期时间较长,泉州高速交警预计辖区高速公路尤其是重要互通、出入口将迎来车流高峰,提醒车主科学规划出 ...[详细]
-
小心!龙眼再好吃 也别上树摘一个多月来已有十多人因采摘龙眼摔伤,医生提醒采摘时借助工具不要爬树眼下正是龙眼成熟的季节,市民朋友们品尝美味龙眼的同时,却有多人因采摘龙眼不慎摔伤。一个多月来,解放军第18 ...[详细]
-
新京报讯记者张静姝)两节期间,北京各商圈文化演出、郊区民俗游等活动异常火爆,大人流带来的用火用电量激增,火灾风险陡然上升。新京报记者了解到,北京市多区消防部门主动前置备勤,开展动态化巡查检查,确保重要 ...[详细]